为实现“科技赋能、责任压实、精准保护”,深化智能林草建设,推动森林管护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市林草局积极整合全国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无人机与监控摄像头等科技资源,实现生态护林员巡护、无人机巡检、视频监控网络协同作业,多管齐下持续提升森林保护能力。
智能巡护。生态护林员APP全覆盖,责任落地到人。APP集成实时定位、时间上报、巡护轨迹记录、任务派发等功能,支持语音输入、图像上传及一键报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对825名护林员的位置和巡护轨迹实现实时追踪,护林员每日上线签到,系统会根据护林员行进路线自动统计巡护时长、里程及问题处置进度,并将数据上传至全国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生成电子化台账。目前各林场生态护林员APP上线率均达到上级要求,巡护总里程16269.51公里、巡护总时长6380小时、平均巡护里程5.7公里/人天、平均巡护时长2.13小时/天、巡护出勤总天数2342天。4月20日,新立屯林场管护员通过重点区域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展巡护工作时,在重点区域内发现一起违规拉运烧柴事件,随后立即上报平台并配合森林公安调查破案。
科技增援。无人机全域巡检,精准高效防控。在八个国有林场启用24驾智能无人机,配备红外热成像、多光谱传感器及AI识别模块,支持自动航线规划、定时巡检及实时图传,开展禁牧休牧、森林防火与日常巡护等巡查工作,巡检效率大力提升。无人机辅助巡护监督检查,可以协助巡护人员在夜间、无人区等困难场景下,高效巡查整个林区。后续将陆续增加无人机设备,充分发挥其灵活快速的优势。
立体布放。视频监控网络建设提速,织密安全防线。计划在我市八个国有林场78个森林管护区域内的主要进山路口、毁林多发地带布设240台高清监控摄像头。智能识别可自动识别烟火、人员闯入、树木砍伐等异常行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通过终端设备实时查看监控画面,及时掌握异常动态,提升预警和处理能力,重点打击毁林毁草行为。目前各林场已完成定点选址工作,下一步通讯公司将进行现场勘察设计,编制设计方案后安装实施。尽早建成“重点区域全覆盖,违法行为全追溯”智能监控网络。
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地面巡护、空中监测、实时预警”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不断提升森林保护工作的整体效能,未来,市林草局将继续通过科技赋能和持续投入,全面建成“智能平台+智能设备”一体化管理,实现林草智能化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