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欧洲杯下注平台_澳门现金网-官网

图片
当前位置: 网站2024欧洲杯下注平台_澳门现金网-官网 > 政府信息公开 > 扎兰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工作报告
索引号: 01160511x-26277 组配分类: 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扎兰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2012年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2013-05-11 发布日期: 2013-05-11
2012年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3-05-11 22:32 来源:扎兰屯市政府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1月28日在扎兰屯市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扎兰屯市人民政府市长 杨利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8年以来,本届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始终坚持一个主题,突出构建两条产业主线,全力实施三个带动战略,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市七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创了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崭新局面。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坚持扩总量与提质量并重,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培育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由37∶32∶31调整到26∶51∶23,在一三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的同时,二产占比提高19个百分点。

    综合实力再上台阶。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50亿元以上,是2007年的3倍,按可比价年均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9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5%,增速比呼伦贝尔市高2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6.4亿元,是2007年的3倍,年均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45亿元,是2007年的近3倍,年均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翻一番,预计达到21000元左右,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9000元左右,是2007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五年共实施招商项目555个、引进资金245亿元,争取上级投资项目708个、到位资金44.9亿元。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三新”示范工程,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活力。综合生产能力连年提升。2012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22亿斤以上,比2007年增长77%,进入国家20亿斤产粮大县行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420万头只,比2007年增长52%,成为全国畜牧大县。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玉米播种面积达到253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7%;畜牧业占一产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黑木耳、沙果产业初具规模。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累计实施农牧业基础设施项目146个,整理土地21万亩,改造农田77万亩,灌溉设施农田新增50万亩、总量达到70万亩,扬旗山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成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累计新建各类规模养殖场510个,奶站总数达到118个。农牧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呼伦贝尔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1户,占呼伦贝尔市总数的1/3;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56个,带动农户4.2万户;流转土地120万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70万亩。农畜林产品品牌化程度不断提高。获“三品一标”认证60个,成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连续7年承办绿色食品节会,成为全区绿交会固定承办地。推广玉米地膜覆盖20万亩,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65万千瓦,动物防疫工作扎实推进,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工业实现重大突破。五年共实施项目304个,完成投资149亿元,分别比前五年增长2倍和5倍。规模以上企业由32户增加到60户,2012年预计实现总产值170亿元,是2007年的5倍。绿色农畜林产品加工业集群不断壮大,非传统资源加工产业取得重要进展。阜丰生物制品、北疆水泥熟料、嵩天薯业马铃薯加工等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宏裕科技煤制化肥、阜丰晟民玉米初加工、北疆特种水泥熟料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同联医药化工产业园区、金丝猴干果炒货、二道河铅锌银矿开发、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玄武岩连续纤维加工等项目已经启动,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2×35万千瓦热电联产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岭东工业开发区主营业务年收入超百亿元,成为自治区“双百亿工程”重点培育园区。

    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着力构建以旅游商贸为核心的特色服务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2012年预计实现35亿元,年均增长14%。旅游业发展迅速,重点实施了柴河月亮小镇、昂勒滑雪小镇和柴河、金龙山、南木、成吉思汗、秀水等五大景区开发,四大节庆影响力不断扩大,冰雪运动项目带动了四季旅游均衡发展。全力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互动融合,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根艺之乡。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2%和25%,累计实现762万人次、45亿元。启动岭东商贸物流园区建设,一批专业市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房地产、汽车、休闲娱乐等消费迅速拓展,蒙东系列市场交易额累计实现57.9亿元,累计实现外贸出口2656万美元、对俄劳务输出达1.8万人次,我市岭东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金融业健康发展,成功组建蒙银村镇银行、3家小贷公司和1家融资担保公司,2012年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比2008年初增长126%和137%。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面启动新区建设,同步推进旧城改造,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特色不断彰显,城镇化率达到39%。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编制《扎兰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河西新区规划》等多位次、多领域的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实现了全覆盖。新区建设已完成投资25亿元,布特哈大桥、一级客运站等即将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两年出形象”目标。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建成污水处理厂扩建、中水回用、垃圾无害化处理、水源地保护和第二热源等一大批功能性项目,污水处理率达8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集中供热面积达360万平方米。新建知青广场等公园绿地,新增绿地38公顷,成功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实施土地储备项目110个,征收面积1965万平方米。完成房地产投资62亿元,竣工商品房239万平方米。城市管理水平不断跃升,“大城管”体制和网格化、数字化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形成,获得“中国最佳管理城市”称号。实施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60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16个,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以上。不断完善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重点企业污水、废气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超额完成各项减排任务。创建自治区级以上生态乡镇10个,生态市创建顺利通过自治区级验收和国家级技术评估。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0天以上,雅鲁河出境水质达到三类水体标准,“城考”连年在全区名列前茅。扎实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试点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大力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市属林业实施公益林管护251万亩、各类项目造林37万亩,全力支持各大林业局实施“天保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70.04%,被列为大小兴安岭重点森林生态功能区,享受2024欧洲杯下注平台_澳门现金网-官网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连续14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成为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进单位。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6万亩、生态保护面积390万亩,实现休牧456万亩、禁牧50万亩。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7.1亿元,新建农村公路782公里,提前完成公路通乡建设任务,所有行政村均通达公路和班车,等级公路由513公里增加到1295公里,农村公路建养管做法被交通部向全国推广。金边壕-大兴段一级公路、新林北-扎兰屯高速公路、扎阿铁路开工建设,扎兰屯民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高效推进。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切实改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工程,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科技项目200余项,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全国教育“两基”达标先进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逐年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优势明显,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基本实现了职普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新建市区第二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投资5.5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等项目,新改扩建校舍28万平方米;考录教师356名,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切实加强校车和校园安全管理,校园周边环境进一步改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资2.9亿元,新改扩建医疗卫生机构22个、村卫生室46个、乡镇计生服务中心站5个,迁址新建市人民医院和市计生服务站,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楼建成使用,市中蒙医院完成扩建,3个街道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功转型,引进卫生人才149名,全市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卫技人员数较2007年分别增长11%和14%;基层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药费平均下降22%;人口出生率连续21年保持在10‰以下,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发展村村通广播电视用户近1万户,新建、改造乡镇文化站16个,建成草原书屋157家,二轮市志正式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注册博物馆10个,成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启动两条文化风情街建设,文化产业实现突破。体育事业跨越发展,成功承办全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青年锦标赛等重大赛事,成为全国冬季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民兵、双拥、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震、统计、审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民生改善成果丰硕。实施就业创业富民工程,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9%。实施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和下岗职工二次创业计划,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建成15个农民创业园区,入园创业实体近1500个,直接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1.5万人,成为国家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市。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覆盖城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实际补偿比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临时救助机制不断完善,成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市民政局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服务品牌称号。养老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办养老机构总床位由175张增加到4160张,成为全国养老服务活动示范单位。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3478套,发放住房补贴16609户、1.12亿元,10710户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实施饮水安全工程107项,解决了6.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扶贫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了呼伦贝尔市第一个区域性扶贫连片开发项目,累计脱贫16.6万人。

充分挖掘革命历史资源

,我市被认定为革命老区。

    社会管理切实加强。加强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效能不断提高。强化行政监察、财政监管、审计监督,坚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政廉政。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471件,解决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和信访接待日制度,信访办结率、息诉息访率、群众满意率稳步提高。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加强,成为全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市和全国药品安全示范县试点城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群众法律素质普遍提高。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五年的奋斗历程,给了我们许多深刻启示,也为今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第一,必须把抢抓机遇、推动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凝心聚力抓发展,一心一意谋赶超。第二,必须把解放思想、创新举措作为政府工作的强大动力,以思想大解放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以创新的思维破解前进中的难题。第三,必须把团结实干、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把功夫下在求实效上,不断提高执行力。第四,必须把改善民生、造福百姓作为政府工作的最大责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让发展成果惠及2024欧洲杯下注平台_澳门现金网-官网群众。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发展成就令人鼓舞、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关怀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市委、市政府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四大班子同心同德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我市各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在扎兰屯的投资创业者以及关心支持扎兰屯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过去,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我市正面临着增长与转型的双重任务、发展与稳定的双重压力,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尽合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制约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破解;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增大,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全市投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落实工作的力度不大,推诿扯皮、形式主义等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我市正处在国家和自治区扶持政策叠加效应集中释放的机遇期、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期、加速推进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也是一个应对复杂局面、谋求进位争先的考验期,机遇大于挑战,一个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到来。市第七次党代会深刻分析了今后几年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准确把握新一轮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在历届政府的工作基础上加倍努力,奋力开创全市科学发展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工作主题,不断壮大“两条绿色产业主线”,深入实施“三个带动战略”,强化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筑牢发展根基,突出抓重点、抓具体、抓落实,提高执行能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倾力解决民生难题,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巩固提升岭东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努力实现“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

    奋斗目标是: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1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54∶27;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累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均保持在15%左右,分别超过4万元和1.8万元。实现上述目标,全市经济将更加繁荣开放,城市将更加精致秀美,社会将更加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幸福。围绕上述目标,新一届政府将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围绕建设自治区东部重要的生态宜居城市目标,突出扩容提质、优化功能布局,加速推进以中心城区建设带动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

    强化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主导和统筹作用,以雅鲁河为中轴,建设新老城区跨河而立的滨水型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推进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全覆盖,深化细化城市规划的指标和规范,提升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科学划分城市功能片区和产业分布,统筹开发建设时序,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合理布局、紧密融合,引导城市建设向内涵加速提升和外延合理拓展转变。建设规划展览馆,展示城市发展新面貌。

    加快新区建设。在新区框架初步形成的基础上,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优质要素跟进,将基础设施配套、激活与引导社会投资、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和人口集聚作为着力点,加快形成“一轴、两带、四片区”的新区空间框架。统筹推进项目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建设,实现路、水、电、网、气、暖、绿化等基础设施同步到位,避免重复建设,不留后遗症。高标准建设以黎明山绿化景观带和雅鲁河生态景观带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实现山水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人文环境的融合发展。加快聚集城市要素,大力推进北部政务旅游功能组团、中北部城市乐活功能组团、中南部科教展馆功能组团、南部商贸物流功能组团等四大功能片区建设,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增强新区活力。

    完善城市功能。围绕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适度超前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加快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建设步伐,加大供水、供热等公用设施建设力度,高标准建成雅鲁河防洪工程。完成新区“三横一纵”等主次干道、两座公铁立交桥等一批市政工程,城市道路长度达到160公里以上,实现城市道路成环联网。新区水源地保护工程投入使用,新铺设和改造市区供水管网60公里,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加强城市热源能力建设,集中供热率达到90%。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加大农村公益事业投入力度,力争实施总投资1.6亿元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300个。加强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推进成吉思汗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大力发展特色小城镇,不断提升小城镇的发展质态。

    推进精细管理。实施街景提升、楼宇出新和美化亮化工程,加大城郊结合部、城市出入口、市场、车站等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力度,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规范完善停车场、街巷路灯、交通标识配置,加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健全城市管理快速反应和长效管理机制,依托公安指挥中心,建设集城管、急救、社区网格化管理等方面信息共享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推进城市管理重心向街道社区和居民户延伸。加强城乡规划监察,坚决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加大环卫事业投入,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逐步建立村级环卫保洁队伍,全面整治村屯环境卫生。加快城市品牌创建步伐,确保获得国家生态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文明城市命名。

    打造立体交通。加快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全力确保金边壕-大兴段一级公路、新林北-扎兰屯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全力确保扎兰屯-那吉屯高速公路和大兴-博克图段一级公路开工、力争竣工,并启动碾博公路一级升高速项目,形成与新扎高速、绥满高速相贯通的高速路网;规划建设农村公路600公里,在乡镇建设四级以上客运站4座。加快完善铁路交通网络,协助做好扎兰屯-柴河-阿尔山、扎兰屯-乌兰浩特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构建航空交通网络,大力推进扎兰屯民用机场项目建设,确保2015年前建成通航;积极实施柴河通用机场项目,争取早日建成并投入运营。通过加强综合交通网络特别是高速路网和航空网建设,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全力壮大四大支柱产业,推动工业特色多元发展、农牧业高效规模发展、旅游业品牌化发展、商贸物流业集约化发展,加速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核心在工业,支撑在工业。未来五年,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做大做强存量,做快做优增量,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累计达到200亿元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力争年均递增18%、实现38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20亿元。着力壮大农畜林产品加工业集群。全力推动阜丰、嵩天、同德木业等优势企业加速发展,实施好金丝猴干果炒货等项目,提升大豆、马铃薯、杂粮、鲜奶、肉类、沙果、榛子、木材、造纸、各类饮品的加工能力和生产水平,在打造知名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上取得突破,使之成为引领全市产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打造北药生产基地和药材交易集散地。积极发展其它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玄武岩连续纤维加工、北疆特种水泥熟料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中电投风电、一风风电、阳光凯迪综合性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新能源项目,提升工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充分挖掘老工业品牌资源,盘活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为老企业焕发生机做好全方位服务。突出培育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在稳步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举全市之力加快培育玉米加工、煤制化肥、有色金属开发等立市产业,打造成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做强玉米加工产业。重点推进阜丰晟民200万吨玉米初加工、同联100万吨玉米初加工、百业成年产20万吨玉米酒精等项目,确保玉米年加工能力达到400万吨以上,打造呼伦贝尔市玉米加工产业集聚区。做好煤制化肥产业。大力支持已经开工的宏裕科技“3052”项目建设,力争2013年建成投产;加快启动已经批准的4条“5080”生产线和1个“3052”项目建设,力争煤制化肥年产能达到500万吨,打造呼伦贝尔乃至东北地区煤制化肥生产加工基地。做快有色金属开发产业。按照“绿色矿区、生态矿区”的要求,全力推进鼎鑫源矿业、华威矿业、国森矿业等有色金属矿产开发项目建设,力争年产值达到11亿元,打造呼伦贝尔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全面加强保障能力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影响工业发展的电力、用水、运输等瓶颈制约问题,尽快建成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2个220千伏和3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积极推进洼堤、柴河、达斡尔、大河湾等地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启动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充电站试点建设,全力做好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工业园区供水、排水工程。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力争岭东工业开发区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促使其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深入推进“三新”示范工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牧业生态、健康、安全、品牌发展,促进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进步,未来五年,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25亿斤左右,牲畜年存栏稳定在400万头只以上。强化农牧业结构调整。树立为工而农的理念,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调结构,大力发展高产玉米种植,稳步发展优质高淀粉马铃薯等种植,积极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原料保障能力;大力发展奶牛、肉牛肉羊、生猪和特种养殖,积极引进品牌龙头企业带动生态养鸡、养鹅业规模化发展,畜牧业占一产比重达到60%以上;强力推进黑木耳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东北生态黑木耳产业基地。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呼伦贝尔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0户以上;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典型示范专业合作社达到120个以上,70%以上的农户在合作社带动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面积达到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各类规模养殖场每年增加100个。加强农畜林产品品牌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绿色、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达到280万亩,“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00个;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强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和农畜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区乡镇达到5个左右。完善农牧业发展基础。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耕地保护,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农牧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治力度,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450个左右、节水增粮项目60处左右,力争新增节水灌溉70万亩;加快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程,确保扬旗山水利枢纽大坝合龙,推进萨马街、阿木牛等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完成雅鲁河、音河、绰尔河等流域治理任务,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努力构建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农牧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积极试验和推广玉米小垄密植,释放土地产能,提高单产水平;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分别达到50万亩和300万亩以上;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扩大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规模,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加强农民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为民办事实力。

    着力推进旅游业提质升级。围绕建设自治区东部重要的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度整合旅游资源,突出打造精品品牌,全力构建“一个旅游中心、两个特色小镇、三大系列产品、四季品牌节庆、五大重点景区”全面发展的大旅游格局,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型,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和20%,突破300万人次、30亿元。完善全市旅游业总体规划,编制一批重要景区旅游发展规划,以大规划布局引领旅游大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柴河、金龙山、南木、成吉思汗、秀水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柴河地质公园,积极开发扬旗山水库和浩饶山景区,提升各景区建设运行水平,创建一批3A级以上景区。积极鼓励投资开发休闲度假产品和旅游地产,重点推进两个旅游小镇温泉酒店、度假别墅区等接待设施建设,市区露西假日、金百灵等酒店投入使用,加快呼伦贝尔户外运动基地建设。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培育度假休闲、观光体验、冰雪运动、科考探险、民俗风情游和乡村游等旅游业态,着力发展康复疗养旅游,积极开发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提升“农家乐”、“林家乐”档次和服务水平,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量。依托伟人足迹、光荣传统、英烈遗迹、革命老区等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加强中东铁路、骑兵五师等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培育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落实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发展壮大旅游企业。加大旅游营销推广力度,精心组织好四季旅游节庆活动,拓展国内远程市场和境外市场。建立健全旅游管理长效机制,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加速发展商贸物流及其他服务业。围绕打造自治区东部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地目标,加快推进大商贸、大市场、大物流体系建设,支持骨干商贸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巩固提升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推进岭东商贸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高素质商贸物流企业,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服务枢纽。大力培育大宗商品专业交易市场集群,进一步提高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蒙东系列市场交易额累计达到70亿元以上。积极推进企业主辅分离,使其向第三方物流发展。抓好城市中心商业区建设,以发达广场和各条特色商业街为龙头,打造集零售、餐饮、娱乐、商务于一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商业集聚区。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强外经贸和对俄劳务合作,外贸出口额累计实现3800万美元以上,对俄劳务输出累计达到2万人次以上。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加快镇村集贸市场改造升级,大力拓展农村市场。努力争取国家粮食储备任务,新增粮食仓容45万吨。提升发展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繁荣发展餐饮住宿、社区服务、养老养生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壮大金融市场规模,力争新增3家银行类机构、2家小贷公司,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五年翻一番,培育岭东地区金融中心;推动银企深度合作,扩大金融机构支农、促工、扶商贷款规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着力抓好项目和投资。把项目作为第一抓手,把投资作为第一支撑,进一步完善投资兴业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壮大多元投资主体,千方百计保投资强度,千方百计抓项目进度,全面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产业招商、要素招商和以商引商,聚力引进一批产业高端项目和龙头项目,提高招商项目的签约率、落户率、进资率和开工率,积极争取畜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等项目落地,力争累计引入投资300亿元以上。把握国家投资导向,抢抓上级政策先机,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投资项目和政策资金,切实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强化生态保护建设。全力做好现有公益林的管护,力争新增公益林管护面积300万亩以上,支持各大林业局实施好“天保工程”,实现市域“天保工程”和公益林管护全覆盖。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抚育幼中林35万亩,提高林分质量。加强林业工程建设,市属林业完成造林绿化40万亩以上,建设干线公路和铁路沿线两侧“百里绿色长廊”。全面做好森林草原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森林草原资源安全。加强生态功能区、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450平方公里、生态保护2500平方公里。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广泛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加强绿色照明、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全面开展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治理,积极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减排任务。实施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垃圾厂渗沥液自处理等项目,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燃气普及率达到90%。严格环评审批,建立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机制,确保环评及“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安静、生态整治”工程,推进松花江流域优先控制单元建设,提高医废集中处置能力,开展机动车尾气控制,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不断提升“城考”工作水平。

    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在推进新区景观建设的同时,加强玉带河水域生态绿地建设,启动玉带公园二期工程、东山整治工程和环城绿化工程,实施滨洲铁路、东山和西山排洪沟两侧绿化防护带建设,集中进行雅鲁河滨水景观整治,加快街道绿化建设、防护绿地建设和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化建设,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努力彰显生态宜居城市特色。

    (四)积极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按照惠及全民、公平公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公共服务与群众需求相适应。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和落实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重点扶持新兴产业和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发展。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基地)建设。实施创业产业链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密切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力争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户,市级科技示范园区(基地)达到10个以上。

    促进教育优先优质发展。普及提高学前教育,着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有效利用闲置校舍新改扩建市、乡、村三级公办幼儿园24所。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高中办学水平,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支持筹建岭东职业技术学院,增强职业教育办学实力。办好特殊教育,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建设呼伦贝尔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成中蒙医院、河西卫生中心、跨县域120急救分中心等卫生项目建设,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中蒙医院创建三级中蒙医综合医院,并依托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地方病研究所等资源,打造岭东地区医疗中心。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进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重视发展蒙中医药事业,抓好职业病、重大传染病和重点慢性病防控。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协调发展。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新建文体广电大厦、新华书店大厦、数字电影院,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实用高效的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申报,保护传统文化,新建教育、商业、知青、革命老区等一批特色博物馆,做特做活文博产业,倾力打造博物馆城。全面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99%。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引进文化领域战略投资,加快推进两条文化风情街等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做大“三少”民族文化、成吉思汗文化、中国根艺之乡等特色文化品牌,支持书法、摄影等创作,争创中国硬笔书法名城。大力发展石艺、剪纸等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建设根艺、石艺等展览馆,不断拓展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繁荣集邮文化,创建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加强城乡体育健身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体育运动场和综合体育馆,全市80%的社区有公共体育设施、50%的乡镇有小型体育健身中心。积极开展春长跑、夏漂流、秋登山、冬滑雪等户外体育运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倾力解决民生难题。谋求人民幸福是政府工作的最高追求,也是衡量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尺。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放在政府工作首位,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以国家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市建设为总抓手,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能力、改善就业环境,年均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农村妇女创业和下岗职工二次创业,积极支持大学生、复转军人回乡创业,实施好YBC创业计划,促进全民奋发创业。继续推进农民创业园区建设,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创造2024欧洲杯下注平台_澳门现金网-官网就业岗位。完善困难人群就业援助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城乡普惠的创业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救助水平。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继续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应急救助机制,构建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基层规范管理,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五险一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完善新农合筹资机制和财政补助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重点解决好各类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问题。建设城乡各类保障性住房5600套,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结合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引导和帮助农民新建改建住房,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0处以上,解决8万以上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推进综合福利家园建设,新建1所市级老年养护中心,探索推进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和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水平,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能力达到50%以上,老龄人口机构养老床位达到每千人30张以上。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强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突出抓好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增收,减少贫困人口5万人,全市贫困人口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用足用好革命老区各项扶持政策,确保老区群众收入大幅增长。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医疗、教育、就业、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力度,做好妇女儿童、残疾人、归侨侨眷权益保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动红十字、老龄、防震减灾等事业发展。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把群众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合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牢牢把握决策、操作、诉求、化解“四道工序”,加强和创新信访工作,继续坚持信访责任制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完善重大政策制定和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体系,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提升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

    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切实加强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体制;加强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安全应急和救援能力;坚决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平安扎兰”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群众安全感。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覆盖周边地区的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建设,增进政民互动交流,牢牢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激励全市人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创先争优的精神风貌。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强化法律服务,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外来务工家庭子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良好的诚信秩序。加强国防教育和人民武装工作,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提高“双拥”共建水平,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充分发挥驻扎兰屯各大单位的作用,齐心协力建设美丽扎兰。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目标,对政府工作能力、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更加勤勉尽责、务实创新、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努力以更大的作为推动发展,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

    (一)干事创业,打造创新政府。坚持把干事创业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坚决破除“小富即满”、“小进即安”的自满情绪和保守观念,始终保持“慢不得、坐不住”的危机感,不断增强“干大事、创大业”的使命感,将全部心思投入到抓项目、促发展、惠民生上来,以项目论英雄、以发展论成败,勇当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的先锋,不做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庸官。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用改革的思路推动发展,用创新的举措破解难题,努力把每一项工作都抓到位、抓出成效。

    (二)执政为民,打造服务政府。坚持心系群众,真诚善待百姓,把工作精力2024欧洲杯下注平台_澳门现金网-官网地放在扩大群众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上,把政府投入2024欧洲杯下注平台_澳门现金网-官网地用于加强公共服务、帮扶困难群体上,坚持多办便民利民的实事、多做富民惠民的好事,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成果人民共享。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创新管理,充分发挥和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力。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积极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强化督促检查,促进政务服务更加便民高效。

    (三)接受监督,打造法治政府。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工作,切实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行政复议、审计监督,主动接受新闻舆论、社会公众监督,拓宽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努力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坚持执行政府工作规则,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程序,着力提高政府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坚决纠正和查处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促进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

    (四)保持本色,打造勤廉政府。坚持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将目标落到项目、责任落到人头、措施落到实处,不做表面文章,力戒形式主义,全面提高政府抓落实的能力和效能。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上。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不断完善行政过错追究长效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目标和新的任务,我们的使命崇高而神圣,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举措,进一步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扎兰屯市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