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扎兰屯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治引领,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一是打牢思想根基。坚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校主体班次培训的重要内容,开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10次,纳入党校培训课程10次。将定期学法纳入“第一议题”制度,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组织专题学法10次。二是强化履职担当。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审议通过并印发了年度工作要点等文件,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三是深化考核督察。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与诚信建设工程中期评估,通过实地督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对43家重点单位进行全面督察和跟踪指导,确保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二)深化改革赋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统筹优化基层治理、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坚持大抓基层,调整完善乡镇(街道)机构设置。二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坚持为企业群众提供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服务,实现1443个服务事项入驻大厅延时预约办理,全年共受理延时服务1103件,提供上门服务380次、帮办代办服务105次,群众满意率达到100%。三是统筹推进诚信建设工程。制定印发《扎兰屯市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水平,6家企业荣获自治区级诚信企业称号,全年化解政府隐性债务7.24亿元,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6454万元。全面落实“双书同达”机制,完成市场主体信用修复18658户,提供年报帮代办服务1086户。创新推出“雅鲁雷霆·2024”执行行动,执行涉企案件87件,到位金额1.16亿元,执行涉金融案件181件,到位金额8071万元。
(三)推进良法善治,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协同推进立法工作。配合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做好立法工作,反馈立法意见12次。我市内蒙古青业律师事务所被确定为呼伦贝尔市基层立法联系点。二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深入开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罚款、煤炭等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确定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三是深化依法决策。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切实抓好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的编制和动态管理,制定并公开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实现44家党政机关、173个村居法律顾问有效覆盖。
(四)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政府履职规范有序。一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扎兰屯市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明确部门事项5977项、乡镇(涉农街道)事项1584项。全面推行“三张清单”,我市下达行政处罚1731件,其中免予处罚296件,从轻处罚186件,减轻处罚165件。深化重点领域执法,开展劳动保障、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执法检查5349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35件,下达各类执法文书3294份。二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定印发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计划,常态化开展“复议+监督”、“伴随式”监督,集中评查行政执法案卷410本,下达监督通知书26份,提出整改意见198条,全程跟踪督办,确保反馈问题高效整改、落实到位。建立市、乡镇(街道)两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引入司法所全覆盖参与基层法治建设,为基层司法所普遍办理行政执法监督证,逐步构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三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建设完善政务公开专区,本年度,我市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各领域政府信息4997条,公开重大政策及解读、重要活动300余条。全面开展政务新媒体清理整合,常态化监管政务新媒体运营情况,实现动态监测、实时更新。
(五)赋能基层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深化“四所一庭”协作联动工作机制,持续加强“一站式”调处平台、“公调对接室”等基础建设。2024年,我市各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站)、调委会共调处纠纷712件,司法确认146件,涉案金额4668万元,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深入推行信访代办制。建立信访代办员队伍,印发《扎兰屯市进一步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实施方案》,累计帮办代办事项308件,化解288件,化解率达93.51%。二是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开展行政复议宣传推广活动49次,全年共接收行政复议申请100件,同比增长81.82%,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提醒机制,制发出庭提示函43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三是深化普法依法治理。结合“扎兰政法在身边”主题活动,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有效落实,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20余场次,打造集成一体化的“小蓝”普法IP和亲民便民的“繁荣小喇叭”视频号,推出《小蓝的普法课堂》《阿茹娜姐姐小课堂》等短视频普法栏目30期。建立健全三级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全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76件,解答法律咨询400余人次。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等活动,举办乡村振兴法治讲堂10场,解答咨询300余人次。深化公证体制改革,推进“减证便民”行动,为老弱病残群体提供上门服务126次,落实减免公证费政策5件,减免费用1400元。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累计办理公证事项500余件。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基层法治基础不牢、行政执法程序不够严格规范、法治专业队伍力量薄弱等。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市委2024欧洲杯下注平台_澳门现金网-官网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一是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导“关键少数”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规范化、长效化。
二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持续巩固和拓展诚信建设工作成果,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是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深化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加强对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督力度。深入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组织各执法部门开展本领域执法培训及基层执法业务指导。
四是提升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咨询论证中的作用,保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
五是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常态化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用好信访代办制等经验做法,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