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兰屯市2024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扎兰屯市统计局
(2025年4月15日)
2024年,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抓好“六个工程”,全面推进“五项改革课题”,及时落地实施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全市经济量质齐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根据旗市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21.5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3.1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64.17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84.28亿元,增长4.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3:29:38。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7%、34.7%、33.6%。(见表1)
表1 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指标
|
单位
|
2024年
|
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221.58
|
5.6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73.13
|
5.1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64.17
|
8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55.64
|
9
|
建筑业增加值
|
亿元
|
8.54
|
4.3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84.28
|
4.6
|
图1 三次产业结构比
二、农牧业
图2 2020年-2024年粮食产量及增速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5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在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降(见表2)。
表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
|
单位
|
2024年
|
增长(%)
|
味精(谷氨酸钠)
|
万 吨
|
50.39
|
4.3
|
铅金属含量
|
万 吨
|
0.89
|
-2.8
|
锌金属含量
|
万 吨
|
6.35
|
-20.3
|
水泥
|
万 吨
|
13.17
|
-20.9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2.38
|
18.5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 吨
|
2.78
|
-26.5
|
饲料
|
万 吨
|
7.05
|
-17.1
|
发酵酒精
|
万 千 升
|
8.16
|
-15.7
|
中成药
|
万 吨
|
0.05
|
-24.3
|
合成氨(无水氨)
|
万 吨
|
5.15
|
-59.8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8.06亿元,比上年增长0.8%;利润总额19.1亿元,下降22.6%;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9%,下降1个百分点。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8.5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7户,产值3.93亿元,下降8%。
四、固定资产投资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45亿元,增长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76亿元,增长1.6%。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额4.97亿元,增长9.7%;商品零售额25.24亿元,增长0.2%。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饮料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3.8%,粮油、食品类增长53.6%,日用品类增长53.6%,烟酒类增长34.2%。
六、交通、邮政
全年铁路、公路货运量967万吨,其中,铁路货运量191万吨;公路货运量776万吨。机场货邮吞吐量160吨。
铁路、公路客运量67.11万人,其中,铁路客运量54.98万人;公路客运量12.13万人。机场旅客吞吐量18.98万人次。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累计完成0.32亿元。
七、财政、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4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3.41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八、教育、卫生
年末扎兰屯市共有小学14所,教学点9个,在校生15455人,比上年下降3.8%。初中19所,在校生8599人,下降0.3%。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4307人,下降1.6%。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1609人,下降10.7%。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21人,增长7.4%。幼儿园61所,减少4所,学前教育幼儿5548人,下降10.5%。
年末扎兰屯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87个,比上年增长6.7%,其中,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个。医疗卫生单位病床数2259张,减少63张,其中,医院1715张,乡镇卫生院447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5张。卫生技术人员3215人,增加22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34人,注册护士1400人。
九、文化旅游
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7家。
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深入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四提”行动,编制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阿柴景区一体化发展实现破题,成功承办“十四冬”33项赛事,金龙山休闲度假旅游区入选全国“节气名景”,杜鹃赏花季、冰雪嘉年华、新年灯会等四季文旅活动亮点纷呈,全年接待游客236万人次,旅游花费超36亿元,全域旅游发展实现新提升。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扎兰屯市户籍总人口38.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06万人,乡村人口21.63万人。(见表3)
表3 2024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
单位
|
年末数
|
比重(%)
|
扎兰屯市户籍总人口
|
万人
|
38.69
|
100.0
|
其中:城镇人口
|
万人
|
17.06
|
44.1
|
乡村人口
|
万人
|
21.63
|
55.9
|
其中:男性
|
万人
|
19.75
|
51.0
|
女性
|
万人
|
18.94
|
49.0
|
其中:0—17岁
|
万人
|
5.00
|
12.9
|
18—34岁
|
万人
|
6.72
|
17.4
|
35—59岁
|
万人
|
17.43
|
45.1
|
60岁及以上
|
万人
|
9.54
|
24.7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20元,比上年增长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3元,增长3.2%,人均消费性支出33558元,增长2.1%。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80元,增长5.5%,人均消费性支出22717元,增长8.3%。
全市参加养老保险28.0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9.9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8.06万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2.3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8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6.5万人。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79人,失业再就业43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16人,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4841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土地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全市全年总供水量1.07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0.6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0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0.12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0.008亿立方米。
生态环境更加亮丽,补植补造“三北”防护林4084亩,义务植树58万株,人工种草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2.9平方公里、侵蚀沟270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7.4%,雅鲁河、济沁河等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
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