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2020年洼堤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办法》《格式》等相关规定,围绕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将洼堤乡全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动公开情况
2020年我乡在政务公开栏公开信息400多条,在阳光三务上传信息120多条。
(二)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政务公开工作内容多、牵涉面广、情况复杂,矛盾焦点多,把握不当容易出现负面效应。为把此项工作抓好、抓实,我乡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注意把握好分寸,即体现合理,又适度,重点抓广大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问题。严格按照扎兰屯市2020年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的要求及群众的意愿,认真研究讨论,结合工作实际。一是规范了公开内容。凡是事关乡经济、民生事业、社会发展的重大政务、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以及群众关注多、疑问多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已列入了公开内容;二是定期查看举报箱,使全乡政务公开工作的准确及时;三是严格按时公开。按时完成公开上墙任务,确保公开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四是规范了公开程序。特别是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的资金使用都经乡党委集体讨论,做好决定后公开或公示。
(三)、平台建设情况
2020年洼堤乡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形式包括政府门户网站、乡村政务公开栏、乡微信公众号、美篇平台、村两委微信群等。同时,我乡积极开展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统一战线、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解读,通过微信公众号、制作美篇信息、微信交流群、工作群及乡村党(政)务、村务公开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及问题。
(四)、监督保障情况
2020年洼堤乡设立了群众意见箱,群众热线,实施了群众直接评议和意见反馈,加大了外部的推动力,全面敞开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渠道。本着有利于政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有利于政府办事效率,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的原则,让全社会及时了解政府,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注视和监督之下,切实做到了领导负责,有重点、有形式、有载体、有承诺。
(五)依法申请公开情况
2020年我乡未遇到特别重大、重大突发需要发布权威信息或举行新闻发布会的事件;未接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情况。历年累计受理申请公开0条;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历年来未发生过此类情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文件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制作数量
本年新公开数量
对外公开总数暈
规章
0
规范性文件
第二十条第(五)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第二十条第(六)项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
第二十条第(八)项
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二十条第(九)项
釆购项目数量
釆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
2
41000.00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
然
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
企业
科研
机构
社会公
益组织
法律服务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三、 本年 度办 理结 果
(-)予以公开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三) 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四) 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五)
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2.車复申请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六)其他处理
(七)总计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
果
维
持
结 果 纠 正
其 他 结 果
尚
未
审
总
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果 维 持
纠
正
其
他 结 果
审 结
结 果 维 持
尚 未 审 结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1.查出的问题:我乡的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站所、村对务公开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政务公开内容不够及时。不能根据群众的需要及时更换公开的内容,影响了公开的效果。我乡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务公开机制,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开的质量和水平。
2.整改的措施:政务公开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我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推行政务公开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来落实,不断完善和规范政务公开制度。为了切实将我乡的政务公开工作做好,一是适当安排政务公开经费,以使政务公开工作常态化,并适应群众的需求;二是进一步明晰政务公开的范围及内容,以便于操作;三是加强培训工作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